雨水收集系统:是指雨水收集的整个全过程,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方面:初期弃流---储存---过滤 ---回用。完成了这四个阶段,就是一个雨水收集的全过程,也就是雨水收集系统。
雨水收集的意义:可以达到节能减排,绿色环保,减少雨水的排放量,使干旱,紧急情况(如火灾)能有水可取。另外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杂用水,节约自来水,减少水处理的成本。
回用工艺流程图 :雨水管道--截污管道--雨水弃流过滤装置--雨水初步过滤--雨水蓄水池--雨水增加过滤消毒--二次供水至用水点。
工艺流程图说明:初期雨水经过预处理环节,保证了所收集雨水的水质。通过压力控制泵和雨水控制器可以很方便地将雨水送至用水点,同时雨水控制器可以实时显示雨水蓄水池的水位状况、天气状况、回用管网压力状况及各设备运行状态。
屋面雨水收集系统
由雨水斗、管材管件、初期弃流装置组成。雨水斗可将初期降雨时屋面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,并快速将雨水排到屋面收集系统中,减轻屋面荷载。管材管件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、不锈钢、涂塑钢管等,其中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、抗老化、抗压能力,独特的热熔连接能够杜绝系统漏水隐患,使系统施工时可以应对任何工程变化需求,可使屋面雨水快速进入收集系统。在降雨过程中初期径流中所含的污染物的量较中、后期的雨水径流大水质较差,为了收集到水质良好的雨水,减少雨水处理的成本,能够实现这一功能的设备称之为雨水初期弃流装置。雨水初期弃流装置由降雨信号采集器、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组成,自动控制雨水初期弃流装量,可以较为准确地去除初期较差的雨水,自动控制机构的开、关,使雨水弃流智能化。
地面、管网雨水收集系统
利用透水地面、 线性排水沟系统、 集水渗透雨水井、 环保型雨水口等地面设施收集雨水, 通过弃流、截污、 渗透、 土壤过滤等方式净化雨水,通过地面汇集或管道系统排入下沉绿地或集中雨水收集池。
雨水渗透系统
雨水渗透系统是指天然原生态的自然入渗系统被破坏,雨水无法再次回补到地下,人工将落到受雨面上的雨水经处理后,再次回补到地下的一种处理系统。
传统的雨水排放系统采用不透水管材, 设计的原则是尽快排除地面雨水, 目的是保证建筑小区不受雨水的侵害, 管径按设计秒流量计算, 管径较大;另一方面, 随着小区分质排水、分质给水、分区供水系统的普及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利用, 导致小区内管网繁杂, 典型的小区水暖管道包括: 市政给水、市政中水、分区给水(不同项目数量不一致)、直饮水、热水供水、热水回水、热力供回水管道以及污水、废水、雨水等十几种管道, 敷设困难。采用渗透排放一体系统或渗透沟, 可减少或不设传统雨水系统, 减轻小区室外管道的敷设难度。
渗透排放一体系统与渗透管的做法类似, 管网末端与市政排水管道相接, 实现系统的排水功能; 核心是将井间雨水渗透管的坡度与系统排水水力坡度区别开来, 中间管道井间的渗透管采用1% ~ 2% 的坡度, 可将雨水中的杂质、沉淀物等快速排入到渗透检查井内, 防止对渗透管的堵塞; 渗透检查井的出口高于进口, 最大限度地将雨水贮存在系统内, 以保证雨水最大化地渗透于地下土壤中, 减少雨水的外排。
雨水滞留系统
雨水渗透系统提供雨水渗透系统,PP模块水池雨水综合利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)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、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、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、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。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、灌溉绿地、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的技术手段。
生物滞留系统是由表面雨水滞留层、种植土壤覆盖层、植被及种植土层、砂滤层和雨水收集等部分组成。
(1)表面雨水滞留层
在系统表面留有一定低于周边地表标高的空间,用以收集径流雨水以及当径流量大时暂时储存雨水。
(2)种植土壤覆盖层
在种植土表层铺树叶、树皮等覆盖物,防止雨水径流对表面土层的直接冲刷,减少水土流失。还可以使植物根部保持潮湿,为生物生长和分解有机物提供媒介,并过滤污染物。
(3)植被及种植土层
该层结构用于过滤径流雨水,种植土层可用50%的砂性土和50%的粒径约2.5mm左右的炉渣组成。植物选择上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当地的常见树本、灌木以及草本植物,品种类别保持在三种以上。
(4)砂滤层
在砂滤层和种植土层间添加200g/m2土工布用于防止土层被侵蚀进入砂滤层堵塞渗管。渗管开孔率不小于2%,砂滤层采用黄豆大小的滤料。